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关于旅途本身,关于人与人之间通过表意达致理解的可能性

2025年9月21日,釜山国际电影节的第五天,日本导演三宅唱与新作《旅途中的日子》的主演、韩国演员沈恩敬一起登上了电影节日报的封面。 这部改编自柘植义春的漫画《海边的抒景》与《混沌洞的笨先生》的电影,在今年八月一举获得了第7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旅途中的日子》也入围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今年是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三十周年,也是其转型竞赛型电影节的元年。在欧洲主流电影节大获认可后,再回到作为其文化母体的亚洲,本身就是对这部电影世界性与本土性的双重确证。 三宅唱的电影一直尝试以举重若轻的轻盈姿态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的鸟儿会唱歌》定格了函馆深蓝夜空下三个相互依靠的迷茫灵魂;《惠子,凝视》则以惠子的无声视角在物理和精神上徐徐展开了疫情时代的时地人事图景;《黎明的一切》中,地球与北斗七星的回环和淡淡相交又相离的男女主角形成了温柔隽永的对照。而在《旅途中的日子》中,三宅唱用一段发生在山林、溪谷、雪原等沉静的自然空间的旅途,构建了一种人与人跨越语境进行表意、达致沟通与理解的可能性。 2022年凭借《惠子,凝视》为中国观众熟知后,三宅唱曾多次来到中国参加巡回展映、影人论坛、大师班等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影迷观众。《旅途中的日子》已经入围了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首映单元,9月27日,这部电影在平遥电影宫的露天站台举行了中国首映,有超过一千名观众在东亚的另一片天空下,进入这次邂逅陌生与未知的旅途。 影片开始于一次焦躁又迟滞的创作。来自韩国的作家李(沈恩敬饰)在日本从事编剧行业,她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书写剧本,电影的呈现却在一种陌生的语境中展开。 两个日本年轻人在异国他乡的海边相遇,漫无目的地散步,讨论一些关于“闲下来就会东想西想陷入抑郁,所以要让自己忙起来”的无谓话题。台风的到来给这种无法恰当表达和相互理解的尴尬气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阴云密布的海面上,两人放逐了言语交流的可能,选择一起进入狂风暴雨的海中浮沉。 这幅关于夏日青春的肖像画令人回想起《你的鸟儿会唱歌》中的燥热与忧郁,但是这种漂泊造就的活力并未解开李的纷乱思绪。这个故事其实是李的创作焦虑与孤独焦虑的显影:作为在异国工作的创作者,离开母语环境的滋养,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建造一座表意的巴别塔。难以表达,不被理解,向外延伸的受阻导致内在认同的障碍,即便想在作品中营造一种振奋,终归只是流入刻意说教的尴尬。 影片的转折点是指导李多年的电影学院教授的突然去世。李到教授家中吊唁,却意外获赠了一台纯机械的古早胶片相机。几番推脱不得,像一次精神交接般,李带着这台相机踏上了一次因缘际会的旅途,去往大雪掩埋的深山中的一个乡村小镇。与夏日海畔的骤雨狂风不同,冬日山中大雪纷飞音声寂寥。外部环境截然相反,两次旅途却形成了精神内核的呼应:正如李不会使用机械胶片相机的手动测光、对焦功能一般,她笔下的人物和她自身的生活都处在一种欠曝与失焦的生活状态。 由于镇上酒店都被订满,找不到住处的李被迫来到山间一处破旧的家庭旅馆,在这里遇见了脾气暴躁却温柔的老板笨造(堤真一饰)。笨造自来熟地向李讲述着自己的幽默哲学:喜剧不能是刻意为之的,因为刻意为之会消解更深层的幽默。由此,一种新的可能出现了:语言引导着我们交流,但也钝化我们的感官,当我们放弃用语言去表达,而是用身体去感受、用眼睛去观看时,一种在陌生人之间方有机会产生的熟稔才得以生发。 两人彻夜对谈又随意睡去,然后一起涉雪到深林鱼塘中去找金龙鱼。这次出走是这段陌生人的旅途中最有趣又微妙的部分:笨造坚持要在酷寒的深冬中打碎鱼塘的冰面捞上来金龙鱼,李再三劝阻依然无法阻止:“笨造先生,这是违法的!”两人费尽力气将金龙鱼带回旅馆,却发现由于气温过低,铁桶中的水冻成了冰块,金龙鱼也早已一命呜呼——这条价值十万日元的金龙鱼最终变成了一道并不美味的菜肴,被竹签穿过架在烤架上时,金龙鱼还死不瞑目地瞪大鱼眼。笨造坚持的那种不经意的幽默哲学在此刻得到了最无言的贯彻。 在与金龙鱼面面相觑时,李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挂在胸前的相机遗失在了鱼塘边。她想要去找回却被笨造拦下,只有开春后冰雪消融时,才有可能找回遗失的物品。然而,因金龙鱼失窃警察上门问讯,却意外带回了这台丢失的相机。这其实是一次找寻和回归:李开始不再尝试从外部求解,而是在内重建了一种真切的、克制的、绵延的振奋。这种重建与机械的物质实体无关、与精巧的语词和费心的表意无关,而是一种心灵的震颤与灵魂的融合,是李在郁郁的生活中无处寻觅又偶然得来的超越语境的深刻的理解与共鸣。李提起笔,空白的纸面上,灵感在流淌。 最终,影片并不是关于结果,而是关于旅途本身。写作与凝望、现实与虚构的交错,影片在李的凝视与面庞中收束,静静地触动了观者的灵魂。 这种跨语境多文化的交织在电影之外也有所体现:作为一部日本电影,主演却是韩国人。招致疑惑时,三宅唱在专访中解释道:“在考虑为何用韩国演员诠释日本漫画时,我想到了大岛渚和成濑巳喜男等上个世纪的日本导演,他们的作品绝不只是日本电影,更是某种普遍的人类情感的表达。1955年的电影《浮云》便是如此,一个战后日本的爱情故事,蕴含了超越国界的普世价值。” “基于这种想法,影片旁白是由沈恩敬亲自翻译并朗读的。通过她的翻译风格和朗读时语尾的调整,可以看出她的特点和思想。片中冬季部分的拍摄是在一个偏远的日本村落完成的,这个村落几乎没有信号。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住在一起,边吃边聊,仿佛真的过上了片中的生活。那段时间,我们经历了片中一样的风雪,听到木屋里燃烧的火声,看到沈恩京用韩语读出手写的文字,我们都非常感动。这份感动,也许就是我们在电影中想要传达的情感。” 釜山电影节一共放映了三场《旅途中的日子》,这数百名观众是首批立足亚洲文化的观看者。在映后中,关于这部电影能够给观众带来什么,三宅唱如此期许:“影像是活的,人的生命也是活的。但是有时候在生活的庸常中我们会忘却自己正在活着。语言有时是无力的。很多东西难以言表,但正因如此,影像才有存在的意义。影像并不是语言的替代,而是另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我希望大家能在这部电影的观看中重新找回鲜活的感觉。” (本文首发于“导筒directube”)

上一篇:本作与原著的差异 第三季

下一篇: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女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