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忠实体现私人生活并不该被批判

与大部分意见不同,在我看来,电影必须是私人化的,而已经在PYIFF的观众竟然还依旧停留在一种公众意志的文本意识形态批判上是我没想到的。 以意识形态来评价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对于艺术丰富性的降维,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富二代留子少爷小姐的矫情日常,当然是,但是难道因此就应该让他们放弃表达吗,当然不。 仅从私人生活的呈现上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尤其是在表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华语影视作品如此贫瘠的当下,现代小资的都市男女不就是如此的虚浮和疏离吗,和朋友空谈电影导演,在豪华酒店突然感伤,遇到一段关系然后突然断联。 一直令我感到疑惑的是在21世纪国内城市化进程下,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不能多出现一些,比起带着怜悯视角的农民镜头,比起与普通人生活毫无关联的宏大叙事,那些城市生活带给我的东西都去哪里了呢。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在城市生长的青年,我视野中的元素在文艺的舞台上就是彻底缺席,而只有这些青年导演的尝试才能带给我少有的共鸣,哪怕它是虚浮的,矫情的,拙劣的。

上一篇:赴山海 最震撼人心的结局,再看已是剧中人

下一篇:很遗憾这是部喜剧!